
尊敬的林键副校长、各位领导、后勤同仁们:
大家上午好!
非常荣幸,今天能作为服务贡献奖代表在表彰大会上发表获奖感言。机缘巧合下,我 2003年加入福州大学后勤大家庭,成为其中的一员,见证并参与了福州大学后勤事业蓬勃发展的20年。回首20年的后勤职业生涯,总有一些故事拨动我的心弦,总有一种记忆让我感慨唏嘘,总有一群人让我难以忘怀。现在,请允许我带领大家一起回忆那些最初的感动。
1.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后勤改革的必然趋势
2003年7月,福州大学成立后勤服务与发展集团。2009年后勤集团成建制并入资产经营有限公司。2014年底,根据校部机构调整,成立后勤管理处。20年来,从后勤集团到后勤管理处,从甲方、乙方到甲乙方合并,变的是管理模式,不变的是“服务育人”的宗旨,是让“学校放心,师生满意”,是努力让师生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始终在线的工作目标。
2. 质朴是后勤人本色
特别能吃苦,特别能战斗,特别能奉献是后勤人真实写照。有永远忙碌在一线的后勤领导,更多的是平凡岗位上闪光的后勤人。疫情三年,学生返校和离校对后勤而言是一个艰巨的任务,郭崇东、刘宪等人每次都主动担当,奔赴最辛苦的车站接送学生。7月份,正值福州的烧烤天气,记得郭崇东老师说过:“在北站一天喝一箱矿泉水,愣是一次厕所都不要上,全都化成了汗水”。这就是后勤人如老黄牛般勤勤恳恳、埋头苦干的工作常态!
另外,还要提到的是原紫荆园自营餐厅的一位保洁大姐。有一段时间的每天下午两点多,总能看到一位身材矮胖,略显笨拙的大姐坐在紫荆园的楼梯上修补拖把。有一次,我就走过去跟她说:“大姐,拖把坏了,让梁经理再买一把,放在身上补不干净。”大姐说:“我洗的很干净,就是边上的线头松了,缝缝还能用,去买还得花钱。”这就是后勤人质朴的本色!正因为有了这么多可爱、可敬的后勤人,我们的校园生活会越来越美好。
3. 后勤人是不上讲台的老师
我办公电话是对外公开,经常会有师生的咨询或报修电话。每次,我就会耐心地告诉对方,后勤报修可以通过电话、网络和楼管三种方式。接着,我将问题转给相关科室,让科室督促落实并反馈。做服务一定要事事有落实,件件有回音。
上个月17日下午4点左右,科技处黄老师到我办公室,说是化学学院课题项目明天答辩,需申请专用电话一部。开通一部电话按正常审批流程,至少要2个工作日。紧急的事,立马就办。经过不断与电信经理沟通,傍晚5点30分,该项目组电话开通。黄老师发来信息,表扬后勤服务效率真高。在此,我想表达,用心、真情服务一定可以换来师生们的点赞,每一次的点赞都提升了后勤的美誉度。
获得福州大学后勤服务贡献奖,这对我来说,不仅仅是一份荣誉,更是对我20年后勤生涯的一个评价,这份荣誉既是对我的肯定,更是对我的激励。四季轮回,变的是风景,不变的是平凡的岗位的坚守和努力。我将以此为新起点,在未来的工作中,继续秉承精心、精准、精细服务的理念,为福州大学后勤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谢谢大家!